北方冬季寒冷,冬天常常以燒煤取暖。眾所周知,煤的燃燒給我們的身體和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是不容小覷的。研究顯示,北京PM2.5有6個重要來源,其中燃煤占比約為18%。燃煤污染對霧霾天氣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為了減少冬季燃煤污染、改善空氣質量,政府政策介入和引導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,山西等北方省份大面積進行了煤改電的采暖革命。
據了解,目前北京市煤改電取暖設備主要以空氣源熱泵、蓄能式電暖器和地源熱泵為主。據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統計,2016年煤改電574個村19.9萬戶,其中空氣源熱泵15.1萬戶,占總改電戶數的75.8%;地源熱泵2139戶,占總改電戶數的1.07%;蓄能式電暖器4.43萬戶,占總改電戶數的22.3%,其他電采暖設備688戶,占總改電戶數的0.35%??梢?,在煤改電工程中,空氣源熱泵因其采暖效果好,費用更低等優勢,倍受百姓青睞。
以一間80平米的民宅為例,北方地區采暖天數為120天,采暖負荷的面積指標60W/㎡,每天按采暖24h計算,則采暖負荷(kw?h)Q=8432.64。如果用煤采暖,則需用煤約2噸,在煤價比較低時也要1216元;如果采用空氣源熱泵則整個采暖季用電為3000度左右,按5毛算也只要1500元,中間電力公司強開強停補償2毛/度,平均下來每個采暖季補償600元/戶,實際上每戶采暖費用只要900元,比燒煤還低。另外,空氣源熱泵機組還能提供熱水和制冷,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。
本以為“煤改電”后,可以解決國民冬季采暖的問題,然而,意想不到的結果發生了!就在煤改電工程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,央視財經卻報道了“煤改電”后北京試點村竟又燃起煤爐子。電改了,為何煤還在?
有人會說:如果沒了電力公司的強開強停補貼,空氣源熱泵采暖完全采用自費形式,其成本要比燒煤“高得多”,還是燒煤劃算?燒煤固然成本較低,但卻是北方產生霧霾的一個重要原因,這種以犧牲清潔環境為代價的取暖方式,完全是不可取的。有沒有一種用電來驅動空氣源熱泵采暖的情況下,老百姓還可以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呢?答案是肯定的,安裝光伏電站就能實現這一目標。
上面講到,采暖季空氣源熱泵采暖用電量為3000度,假設光伏電站所發電全部用于采暖用電,則數據如下:
采暖季采暖用電量:3000度
采暖季光伏發電量:2400度
居民需自費的電量:3000-2400=600度
安裝光伏電站后,采暖用電費用為:600*0.5=300元,這可比用煤采暖要劃算多了,如果再加上國家對光伏電站每度電的補貼,按照國家每度電補貼0.42元,采暖季發電補貼收入:0.42元×2400度=1088元,整個采暖季居民采暖用電不僅是免費的,還凈賺了708元,如果算上光伏地方補貼,居民賺的就更多了!
這么好的東西,安裝成本是不是很高,最終算起來會不會不劃算呀?不用急,現以北京地區5kw光伏電站為例,給大家算算光伏電站的經濟賬。
目前一個5KW的光伏發電系統成本大約需要4.25萬元-5萬元。從收益來看,光伏電站收益包括:國家補貼、節省電費、賣電賺錢。這里以光伏電站所發電量按一半自用,一半出售來計算如下:
光伏電站年發電量:5000*4*365=7300度
補貼收入:0.42元/度(國家補貼20年)×7300度=3066元
節省電費:3650度×0.5元/度=1825元
賣電收入:3650度×0.75元/度(北京標桿上網電價)=2737元
地方補貼:7300度×0.3元/度(北京市地方補貼5年)=2190元
年總收益:3066元+1825元+2737元+2190元=9818元。
回本:5萬元÷0.9818萬元/年=5.09年,預計5-6年內收回成本。(考慮各地的光照強度、地方補貼不同,一般在6-10年回本)
光伏電站使用年限一般為25年左右,國家度電補貼20年,6-7年回本后可以免費用電、賺錢。
按北方一個采暖季來計算,每年采暖費約1500元,而一個5KW的光伏電站,年收入7081元(不含地方補貼),除去采暖費用,每年還有5581元的結余(不包括地方采暖電補貼和光伏發電補貼),完全可以做到,采暖不用煤,采暖不花錢。
由此可見,光伏電站與采暖的結合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采暖費用高的問題,還能為用戶創收,為全面推行煤改電工作打開了新的思路。